疫情防控攻坚拔寨,立德树人迎春而续。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和学校“停课不停教,停课不停学”的工作精神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团队快速响应、积极作为,坚持战“疫”与暖心并举,防“疫”与育人结合,有序推动各项工作,用功用心用情守护学生健康成长。
一、增强思想引领力度,吹响疫情防控冲锋号
召开主题班会,思想引领明方向。各年级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召开“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”主题班会,挖掘学习战“疫”工作中的丰富素材、鲜活事例和精神力量,引导学生结合抗疫感悟家国情怀,强化自律自护意识,弘扬爱国奋斗精神,并将学校防疫工作要求和网络学习安排转达给学生,指导学生做好新学期学习规划,进一步增强全院学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宣传志愿典型,先锋勉励增动力。疫情期间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涌现出24名疫情防控志愿者,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三篇“抗‘疫’中的青春力量”主题推文,分享了由党员、积极分子组成的抗“疫”志愿者的优秀事迹,树立朋辈榜样,彰显青年担当,增强全体学生打赢疫情攻坚战的正能量和必胜信心。
传递学校声音,关心慰问传真情。学工团队通过视频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及家长“对面”谈心,将学校和学院的指导、关心传达到每一名学生,缓解学生面对疫情的紧张情绪,帮助解决学生实际问题,为有困难的学生购买了口罩,体现特殊时期的师生情。
二、提高信息掌控精度,守住疫情防控生命线
“点对点”联系,严密防控体系。构建“辅导员—学生骨干—学生”三维互联防控体系,成立由党总支副书记任组长,全体辅导员、学生党员、班级班长、学生会部长等学生干部为组员的日报工作管理小组,定期召开疫情防控线上会议,全面摸排学生每日动态和身体情况,完善线上线下双重汇报,最终实现动态掌控、精准日报。
“屏对屏”教育,畅通宣传渠道。通过学院公众号、大学印象、微信年级群等多种途径,及时将疫情防控知识转达到每个学生,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,实时传达学生切勿提前返校返连,严格执行日报制度、准确汇报出行轨迹等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相关要求,真正将疫情防控教育和管理入脑入心,见行动。
“心连心”帮扶,传递关怀牵挂。建立包联关爱跟踪体系,针对学院14名湖北籍学生,副书记全面对接、定期联系,辅导员包干对接2名湖北籍学生,及时了解学生和家人身体健康情况和学习、思想状况,转达学院关心,使他们安心、放心、暖心。
三、提升教育服务质量,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。
召开主题会议,助力工作有序开展。学工团队恢复每周例会制度,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周工作进行研讨和部署;团委学生会定期召开例会,活用创新思维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团学活动,助力学院的疫情防控和各项常规工作的有序开展。
深化分类指导,助力学生考研求职。疫情之下,毕业生辅导员有针对性对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。统计分析考研学生成绩,提供160余人次的思想引导和调剂帮助;针对求职学生,积极拓宽网络招聘信息渠道,广泛收集招聘信息,适时进行网上面试指导,已有30余名学生在疫情期间成功签约,做到网上招聘不停歇,就业服务不打烊,最大限度减低疫情对毕业生考研、求职的影响。
联合任课教师,助力网课高效运行。各年级辅导员主动联系任课教师,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网课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。通过与任课教师积极沟通,细致摸排,详细记录,掌握学生学习状态,了解学生学习困难,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帮助,引导同学间互助,实现学工与教学联动,帮助学生适应网络学习,加强学习自律,提升学习效果。
开展学霸讲堂,助力综合技能提升。打造学习标兵线上“学霸讲堂”,面向全院学子开展英语四级、计算机二级辅导,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召开线上经验分享会,引导学生提升素养,锤炼能力,充实生活。
新学期新形势新气象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团队接下来将继续以上级学校精神为指导,以疫情防控等安全稳定工作为重点,就业服务与各项常规工作为主线,不断拓宽工作思路,注重工作效率,丰富育人内涵,优化工作机制,确保学院学生工作平稳、有序、高效进行,为学校疫情期间的各项工作做出应有贡献。
文/胡悦秀 图/信息学院辅导员、团委学生会 审稿人/贲春昉